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龍星國小

  • 成果學年度:112學年度
  • 行政區:龍潭區
  • 自評分數:84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1. 促進學校成員內化健康理念、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品質。
2. 強化無菸、拒檳、反毒以及避免藥物濫用的觀念,融入各教學領域,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建立一個無菸、拒檳、無毒和正確用藥的生活環境。
3. 營造健康、安全的校園學習環境,積極推動師生健康的活動。
4. 辦理多元類型的各式研習與活動,並鼓勵師生共同參與,以增進全體人員正確健康知能,期能建構終身受用的健康生活。
5. 結合社區資源,構建健康促進之合作網絡及夥伴關係,以廣延並深化親師生之正確健康資訊。

1. 學校各項活動在跨處室合作及親師生全體努力下,展現優秀的團隊執行力和成效。
2. 推行健康促進議題時,著重學童「身體的健康」,更顧及師生的「心理健康」,故推動「品格核心主題」、「性別平等宣導」與「教師節感恩與親職教育」等相關活動。
3. 定期進行各項健康檢查,為學生健康做好檢核工作。
4. 落實菸害、檳榔危害防制與正確用藥宣導,建立學生正確觀念。
5. 落實視力保健、口腔保健活動,降低學生近視與蛀牙比率。
6. 全面實施健康操及推廣課間活動,鼓勵學生多運動,促進身體健康。
7. 廣設體育性社團、寒暑期育樂營及舉行運動會,鍛鍊學生健康之體魄。
8. 利用戲劇表演、海報比賽等活動,加強防疫衛教宣導。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員涵蓋不同處室的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校護、學生與家長代表等),並依照需求評估,制定一套實施方案且納入整個學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或藍圖中,且經由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學校衛生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校務會議)設置及運作情形,依健康促進學校工作內容,負責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學校的健康政策。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按規定設置足夠的大小便器及洗手設備並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暴力、受虐、校園性別事件、AIDS、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積極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流程,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47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數】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數】
B【受調查人數】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 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童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學生數】
B【受調查人數】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衛生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數】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2 口腔衛生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衛生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衛生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衛生 2-2-5 學生在學校兩餐間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兩餐間不喝含糖飲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76%以上)
  • 0分
2-2 口腔衛生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數(國小高年級)】
B【受調查人數】
  • 1分(76%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學生總人數】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A÷B×100%
A【學生體位瘦、過瘦、過重及肥胖人數】
B【學生總人數】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3分(87%以上)
  • 2分(77-86%)
  • 1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4 菸害防制 2-4-1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使用菸品的學生人數
學生吸菸率= 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教育率= 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率= 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過去30日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0%)
  • 0分(0.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過去7日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0%)
  • 0分(0.1%以上)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學生數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率 A÷B×100%
A【學生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人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0%)
  • 0分(0.1%以上)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教育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率 = A÷B×100%
A【遵醫囑服藥人數】
B【受調查人數】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人數】
B【受調查人數】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率比率 = 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性教育課程參與率= 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以生活技能為主之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率= 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率= 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7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一、辦理健康促進的多元活動
配合各項健康促進議題,於既有課程中深化健康促進知能,並辦理多元實作活動以強化健康促進技能,更邀請外埠單位到校進行多場宣導,以內化健康促進意識。
二、營造健康促進的安全校園
1. 向市府爭取補助,架設校內64支監視器,隨時監控校園學生安全。保障學生學習環境的安全。
2. 由健康中心統計校內受傷熱點,據以設置校園安全地圖,配合健康課程,進行校園安全地圖教學,提醒學生行經該處需注意事項,減少受傷機率,以維護學生活動安全及身體健康。
3. 糾察隊於下課時間巡視校園各角落,避免學生因跑步或遊戲時的不當行為,造成身體傷害。積極照顧學生身體健康安全,讓學生能在安全校園中健康成長。
三、建立健康促進的就學步道
1. 爭取營建署經費,改建後校門及南側門人行步道,提供學生及臨近社區民眾安全且舒適的行走空間,學生安心上學步道。
2. 依據學區學童上放學統計資料,分析危險路口,製作校外安全地圖,配合健康課程,進行教學,提醒學生行經此路口需注意事項,避免意外產生。大大提升學生對上學步道路口安全的注意,至今學生零事故。
3. 在學區中設置多處愛心服務站,結合社區資源,共同協助維護學生安全。提供學生上下學更進一層、更廣闊的安全保障,快樂上下學。
四、提供健康促進的營養餐飲
1. 本校設有廚房,午餐食材自辦,廚工人力委外。在嚴格的管理下,每位師生可享用到最優質的午餐供應。
2. 午餐資源分享鄰近學校,提供更多師生健康飲食,共同享受健康。
3. 依不同年級訂定分階營養教育課程,建立學生正確飲食觀念,並落實於生活中,維護家人及自身身體健康。
4. 營養午餐食材特別加入有益視力保健之食材,如魚類、柑桔類水果、胡蘿蔔、洋蔥、枸杞、小麥胚芽等。藉由這些食材的食用,提升學生眼睛健康。
5. 每週二供應護眼茶,例如枸杞老薑、枸杞桂圓、蜂蜜黑糖、決明子枸杞、黑糖檸檬、紅棗麥茶、紅棗枸杞……。利用促進視力保健食材,照顧學生的眼睛健康。
6. 利用校刊「星星橋」公告每週菜單及每日菜單營養、熱量分析,刊登相關飲食健康資訊,提供全校家長、志工、老師及學生正確營養健康知識。
五、成立健康促進的社團活動
1. 週三社團:桌球、跆拳道、創意樂高電競營、兒童作文、兒童油畫、民俗扯鈴、跆拳道、足球、MV熱舞社
2. 週四社團:兒童色鉛筆、管樂小打擊、創意樂高機械程式、籃球、STEM科研社、鉛筆素描、傑克魔術
3. 週六社團:益智桌遊、趣味捏黏土、游泳、兒童作文、兒童粉彩筆及粉蠟筆、羽球、光電戰士科學營、MV熱舞社、籃球、圍棋、漫畫與插畫、民俗扯鈴、直排輪
4. 辦理暑期多元育樂營:桌球、舞蹈、羽球、游泳、圍棋、直排輪、科學營、黏土捏塑、解說員訓練營。多元有趣的學習課程,幫助學生體能的提升及心理正向發展。
六、養成健康促進的運動生活
1. 課間播放音樂,提醒學生到戶外運動、望遠凝視。提高學生身體健康及促進眼睛健康。
2. 每學期安排四、五年級游泳課程。在快樂學習中,不僅能提升學生救人及自救能力,並維護水中運動的安全性及身體健康。
3. 辦理學校與社區聯合運動會,邀請社區家長,進行拔河、親子接力等運動項目。不僅提升師生運動體能,也讓家長健康分數加分。
4. 辦理各年級分項體育競賽,達到全校體能加分的目的。
★一、二年級體育趣味競賽
★三~六年級舉行班際大隊接力比賽
★三~六年級班際躲避球比賽
七、規劃健康促進的學習環境
1. 爭取教育部、教育局補助299萬,由水牛建築陳永興建築師,規劃部落概念五星級圖書館。提供師生心靈健康的最佳補給場所。
2. 爭取教育部、教育局補助358萬,將閒置地下室空間,改造為多功能桌球室、機械運動室,提供師生運動場域,養成運動習慣。
3. 由家長會提供40萬經費,將原本傳統電扇全面更新為節能扇,消除教室悶熱,提供更佳的優質學習環境。
八、推動健康促進的親職教育
規劃親職講座、園遊會以及親子闖關活動,提供健康促進相關知識學習,加強性平尊重、情緒管理等正確教養態度。另外,引入外部資源,邀請各界專業人士到校辦理優質親質講座,在專業而深入的經驗分享與討論中,介紹未來教育的新面向,協助父母親學習如何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並營造快樂和諧的家庭生活。
九、發展健康促進的品格主題
1. 與校內品格閱讀志工合作,配合校內每月品格核心主題,訂定品格閱讀行程,共同推動全校品格閱讀。在典範學習及思辯反省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正向看待事物。
2. 辦理「櫻花林的詩情畫意」活動,將藝術活動融入生活中。在藝術及與環境互動中,快樂學習。
3. 辦理「小一新生禮儀分站」學習活動,包括:遊戲安全、如何推餐車、用餐衛生、廚餘處理、資源回收、正確聽講態度、安全上下樓梯、校園遊戲空間注意事項等。透過學習課程安排,讓小一新生在新環境中,能健康且安全成長。
4. 辦理五年級「以茶學禮」課程,邀請龍潭茶藝協會講師到校,讓學生透過茶道學習,學會好禮儀,以禮待人,融入群體,快樂生活。
5. 本校設置「愛心存筒」至今,捐贈家扶中心新臺幣六萬餘元,扶助家扶中心二百多人次、仁愛基金近七萬元、捐舟計畫三萬多元等等。在涓滴的捐助中,心理永遠保持感恩、回饋的心。
十、實施健康促進的生命教育
多次邀請品格典範人物到校分享生命經驗,讓學生瞭解社會現實困境與需求,引發學生的同理心及愛心,並能付出更多關懷與協助。透過激勵人心的正向力量,不僅促發師生勇於面對人生困境,進而回饋社會。
7
3-2 議題行動研究成果
0
3-3 特殊貢獻
0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