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復旦國小

  • 成果學年度:113學年度
  • 行政區:平鎮區
  • 自評分數:95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復旦國小秉持「勤學卓越、快樂成長」的願景,打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境。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校園中,我們堅守求真、求善、求美的普世價值,結合健康促進的核心理念,實現全人教育的最高理想。
我們深信,健康是學習的基石,友善是校園的靈魂,永續是未來的承諾。因此,我們不僅致力於營造安全、包容的校園氛圍,更將健康與永續理念融入生活點滴,讓學童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卓越。
在這健康促進的校園裡,我們形塑學童:
1. 健康勤學:透過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與積極學習態度的培養,奠定健康的身心基礎,為知識的探索注入不竭的能量。
2. 有品卓越:培養品格與能力並重的卓越人才,啟發每位學童的潛能,讓他們綻放光彩。
3. 快樂成長:在關愛與支持的校園環境中,學童能感受學習的喜悅,體驗心靈的豐盈,實現身心靈的和諧發展。
復旦國小的願景,是讓每一位學童在健康促進的校園中找到自信,啟迪智慧,激發潛能,為他們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並陪伴他們走向充滿希望與美好的未來!

本校以「健康、安全、正向」為核心理念,以「造人、造物、造情、造景、造福、造環境」為目標,努力實現學校、家庭與社區的健康願景,共同攜手創造幸福生活。我們的健康促進特色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支持的行政團隊
定期召開相關會議,檢視健康促進執行狀況;校內行政團隊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暢行無阻地推進健康促進計畫,形成高效且協作的支持體系。
2.穩健的健康策略
涵蓋身心健康、營養均衡、適量運動、預防保健與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幫助全校師生維持長期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以達穩健的健康基礎。全面提升學校的健康文化。
3.議題融入與宣導
健康促進議題結合學校行事曆,透過多元管道進行宣導,如學生朝會、學校行事、親職教育日、新生家長座談會、志工會議等等;喚醒學童、家長與社區對健康的關注,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與健康行為。
4.創意課程實踐
三、四年級實施游泳教學;透過「做中學」的方式,各年級將健康相關議題融入課程,結合閱讀、品格教育(每月德目、品格話劇演出)、環境教育、營養教育等,讓學童從實作中學習,並進一步影響家庭,營造健康祥和的社會。
5.多元課內外發展
課後提供32個多樣化的動、靜態社團課程,並成立射擊校隊、田徑隊,參加校內外競賽屢獲佳績;課內外社團,定期辦理成果發表,啟發學童潛能,提供展能的舞台,促進正向且健康的成長。
6.安全與健康關懷
營造多元運動空間如操場、籃球場、活動中心、舞蹈教室、風雨教室與遊戲區等,隨時檢視校園安全設施並掌握時事與學童需求,關心學童的健康與安全,將健康意識融入校園日常。
7.家校與社區合作
善用志工、家長與社區資源,共同參與校園清潔整理,為全校師生與社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8.樂活運動環境
積極推動班級課間活動(跳繩、健走、籃球、羽球、手球等)、望遠凝視,每學期末進行班際運動競賽,健康操觀摩賽等,並於親職教育日與運動會進行親師生共同參與的健康活動,實現全民健康,樂在運動。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涵蓋不同處室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學生與家長代表等),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事宜。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依照需求制定,納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且經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學校廁所大小便器、洗手設備經常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蓄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霸凌、性別、愛滋病防治、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規定,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52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人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人數】
C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生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C 下課淨空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 學生人數】
B【受調查人數】
C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保健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人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人數】
C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2 口腔保健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保健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 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保健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保健 2-2-5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2 口腔保健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D÷E×100%
A【學生體位過輕人數】
B【學生體位過重人數】
C【學生體位肥胖人數】
D【學生體位不良總人數A+B+C】
E【全校學生總人數】
F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 3分(87%以上)
  • 2分(77-86%)
  • 1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4 菸害防制 2-4-1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吸菸率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C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

  • 1分(0%)
  • 0分(>0%)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比率=A÷B×100%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比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遵醫囑服藥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 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13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1.正向多元的課後社團。
2.多元有趣的課內社團,提升學童自我價值與認同感。
3.進行服務學習,從做中學。
4.結合社區資源,創造奇蹟。
5.辦理相關體育活動。
6.策略聯盟 : 培養學童競合力、尊重與欣賞的健康心態。
7.學藝競賽 : 增進健康促進知能。
8.寒暑假作業列入健促議題,偕同家長進行低中高年級親子創作與體驗活動,將健康與衛生概念深植於家庭。
9.融入各學年課程教學,進行縱向與橫向課程連結,以達學習效果。
10.關注時事,透過聯絡簿通知單、學校網頁提供親師生最新議題消息、預防措施與對策。
11.設置「飲食與營養」專欄 : 公布每月食譜內容與熱量,讓學童吃得安全、吃出健康、吃出感恩,吃出惜福與造福。
12.提供展能的舞台,讓學童肯定自己,展現亮點。
13.透過多元方式辦理各項健康促進議題。
14.重視親師生身心健康 : 預防重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5.捍衛校園總動員,健康促進一家親。
16.校園軟硬體設施汰舊換新。
17.推動學校榮譽制度促進正向心理 : 與校長有約。

7
3-2 議題教學模組成果
3-3 特殊貢獻 1.參加防災教育在地化課程模組比賽,榮獲優等佳績。
2.踴躍參加各項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榮獲視力保健議題中心學校海報設計中年級組第三名。
3.本校榮獲112年度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
4.因應全國腸病毒重症通報提高,辦理腸病毒宣導活動與記者會。

6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