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文化國小

  • 成果學年度:113學年度
  • 行政區:平鎮區
  • 自評分數:30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誠心體貼別人】
我們致力於營造一個充滿關愛和支持的校園環境,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透過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專業輔導服務,創造一個包容、理解、互助的氛圍,使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他人的關懷與尊重,並在心靈上得到成長與力量。

【專心追求進步】
我們積極推動全面健康教育,涵蓋視力保健、口腔保健、菸檳防治等領域,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與正向的態度。透過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並提升體能,從而增強學習動力和效率,實現身心的和諧發展。

【歡心快樂生活】
我們承諾打造安全、清潔、無菸的校園,並將藝術與人文教育融入學習中,關注心理健康議題。透過藝術治療等形式,促進學生情感表達和心理調適,使學生能在快樂和愉悅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培養其積極的生活態度與幸福感。

【全面的健康促進政策】
我們的健康促進政策不僅涵蓋身體健康與整體衛生,還特別重視心理健康的發展。我們結合學校的藝術與人文特色,創設綠意盎然的校園環境,並將心理健康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課程中。這些舉措旨在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實現心靈的平衡與和諧,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整體目標。透過全方位的支持,實現「誠心」、「專心」、「歡心」的校園文化,讓每位師生都能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共同成長。

一、視力保健與環境健康
1. 規律用眼與運動:我們積極推動「SH150方案」和「護眼密碼3010120」,鼓勵學生在課間休息時儘量到戶外活動,讓眼睛得到適當的放鬆,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所帶來的壓力。
2. 空氣品質監控與防護:學校每日監控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發布的最新AQI指標,當空氣污染嚴重時,我們會及時提醒師生佩戴口罩並減少戶外活動,積極保護師生的呼吸健康。
社區環境維護:我們組織學生參與社區環境服務活動,透過清理校園與社區周邊環境,避免病源滋生,保障學生健康。
環保志工與防疫合作:學校與社區資源合作,邀請里長及環保志工協助清潔校園及周邊街道,維護環境整潔,預防流行疾病及登革熱的傳播。
二、身體健康促進

運動健康活動:我們推動「運動健康大作戰」及朝會後健康操等活動,提升學生的體適能,養成健康的運動習慣。
多元才藝與體適能展演:每週四第二大節下課時間,我們舉辦「才藝展演」和「體適能競賽」,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並同時增進身心健康發展。
體育進階課程:學校實施「一人一運動」計畫,為每位學生提供專業的運動指導,鼓勵學生發展長期運動習慣,並設有體育進階課程認證。
體育課程常態化:我們落實體育循環教學,讓學生在規律的運動中維持身體健康,並定期進行運動測評,確保教學質量。
全校運動風氣營造:推動升旗後的10分鐘運動時間,並定期舉辦期末學年體育競賽與畢業班籃球賽,培養學生運動的熱情,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風氣。
三、心理健康與藝術教育

藝術與人文整合:作為「藝術與人文」認證學校,我們將音樂、美術及表演藝術融入各式課程,藉此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其情感表達與創意思維。
藝文競賽與創意展示:學校定期舉辦藝文競賽及寒暑期作業,學生依照主題進行海報、繪畫、作文及標語創作,並對優秀作品進行公開表揚和布展,激勵學生的藝術才華及自信心。
四、健康知識與教育

健康知識普及:學校定期辦理師生健康知識講座及教育參訪活動,增進教職員工與學生的身心健康意識。
健康檢查與追蹤:我們每年為學生與教師進行健康檢查,並持續追蹤其健康狀況,及時採取干預措施以確保師生的健康。
衛生教育與宣導:透過學生團體如市府團隊、糾察隊、環保小尖兵等,進行全校性動靜態衛教宣導活動,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
均衡飲食與衛生教育:結合午餐供應廠商資源,開展健康飲食、均衡營養、洗手及衛生教育宣導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社區志工資源整合:我們運用社區資源,邀請保健志工協助健康中心外傷處理及資料整理,交通志工協助學童安全上下學,環保志工協助維護校園環境。
專業健康講座與合作:學校與桃園市藥師公會、陽光基金會等專業機構合作,邀請專業講師入校分享健康議題,提升學生和教師的健康意識。
五、教師專業發展

健康促進議題研討:學校每月舉行健體領域社群會議,讓教師代表共同研討健康促進相關議題,分享經驗,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並協同推行學校健康促進活動。
六、社區參與

社區活動合作:學校積極舉辦園遊會、文化兒童藝術季、環保玩具義賣等活動,邀請社區民眾與家庭共同參與,強化學校與社區的聯繫,促進健康促進文化的推廣。
家長與社區宣導:透過親職日、新生家長座談會、校刊及聯絡簿等渠道,推廣健康議題,鼓勵家長與社區共同關心學生的健康發展。
七、防災演練

防災與急救教育:每年,我們邀請消防局進行防災演練,並安排急救教育講座及實際操作體驗,加強學生和教師的應急處置能力,保障校園安全。
這些特色的推動,讓健康促進不僅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成為全體師生與社區共同努力的目標,實現身心健康與和諧發展的願景。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涵蓋不同處室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學生與家長代表等),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事宜。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依照需求制定,納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且經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學校廁所大小便器、洗手設備經常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蓄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霸凌、性別、愛滋病防治、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規定,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人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人數】
C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生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C 下課淨空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 學生人數】
B【受調查人數】
C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保健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人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人數】
C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2-2 口腔保健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保健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 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保健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2 口腔保健 2-2-5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2 口腔保健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D÷E×100%
A【學生體位過輕人數】
B【學生體位過重人數】
C【學生體位肥胖人數】
D【學生體位不良總人數A+B+C】
E【全校學生總人數】
F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 3分(87%以上)
  • 2分(77-86%)
  • 1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2-4 菸害防制 2-4-1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吸菸率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C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
  • 1分(0%)
  • 0分(>0%)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比率=A÷B×100%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比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遵醫囑服藥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 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3-2 議題教學模組成果
3-3 特殊貢獻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