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桃園國中

  • 成果學年度:113學年度
  • 行政區:桃園區
  • 自評分數:88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桃園國中健康促進學校實施計畫——願景
一、願景說明

桃園國中自96學年度起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政策,秉持「健康是學習的基礎,學習是健康的助力」之核心理念,持續深化校園健康文化,培養學生具備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並延伸至教職員工與社區,形塑全人關懷的健康學習環境。

本校願景為:
「打造全校師生主動參與、永續發展的健康促進學校,成為桃園地區健康教育與實踐的典範。」

我們期盼透過整合校內外資源,建構支持性環境,導入系統性教學與活動設計,使健康促進不僅是政策,更是學校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安全、關懷與正向的學習環境中成長,培養健康生活態度、建立正確的健康行為,進而延續至家庭與社區,發揮影響力,形成良善的社會循環。

二、願景核心目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促進學校六大範疇指標,以及教育部校園健康促進政策,本校設定以下願景核心目標:

1.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政策
制定清晰且具體可行的健康促進方針,涵蓋教職員工與學生,並定期評估、修正與落實相關作法,形成以健康為本位的校園文化。

2.優化校園物質環境與心理社會環境
改善校園硬體設施(如光線、用水、廁所衛生),提供安全且舒適的學習空間。同時,重視心理健康支持系統,營造正向、互助、尊重差異的校園氛圍。

3.落實健康教學與活動
將健康議題融入課程與生活教育,設計多元且生活化的健康促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建立正確觀念,如:健康體位、正確用藥、視力保健、口腔衛生等。

4.深化社區與家庭連結
積極與家長及社區資源合作,讓健康促進行動延伸至校外,建構家庭—學校—社區三方協力的健康網絡。

5.強化健康服務機制
健全學生健康檢查與追蹤服務,提升健康問題通報、輔導、轉介的即時性與完整性,特別針對視力、齲齒、體重管理等常見問題加強關懷。

6.培養師生健康素養與自我效能
協助師生建立主動學習健康知識與實踐健康行為的能力,從「知道」到「做到」,培養自我照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實踐永續健康發展。

三、願景發展方向與策略

面對近年學生視力不良率偏高、口腔齲齒率波動、部分學生家庭結構特殊等狀況,本校將依據學生健康現況與家庭背景,採取分層分類、因材施教之策略推展健康促進工作。發展方向與具體作法如下:

1.精準分析健康議題,聚焦資源投放
持續追蹤學生視力、齲齒、健康體位、吸菸行為等指標,根據數據評估成效與需求,調整介入策略,例如推動「愛眼計畫」、「潔牙五步驟」等具體行動。

2.設計貼近生活的教育活動
舉辦健康小市集、班級健康競賽、戲劇表演、主題週(如:無菸週、口腔保健週)、講座與體驗活動,提升學生參與意願與實作能力。

3.強化健康守門員角色
提升導師、護理師與行政人員的健康促進知能,讓他們成為健康議題的倡導者與推動者。

4.發展健康大使制度
培養學生擔任健康小尖兵或健康大使,透過同儕影響力擴大健康行為的實踐與認同感。

5.建立與家長共學機制
辦理親職教育講座、發行健康電子報、舉辦家庭健康日等活動,讓家長與學校共同為孩子的健康努力。

四、結語

桃園國中深知健康不僅是一時的活動或口號,而是教育的基石與終身的素養。未來,本校將持續本於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以「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為推動主軸,打造屬於桃園國中的健康文化藍圖。期盼透過學校、學生、家庭與社區的共同參與與合作,落實健康促進的精神,讓每位孩子在快樂學習中茁壯,在健康成長中發光發熱。

視力保健重點強化策略
根據近三年學生視力資料分析(110-112學年度),本校學生視力不良率雖略低於全國與桃園市平均,但於111學年度曾達78.93%,在桃園市同類型學校中屬偏高,位居前十名,顯示校內學生視力問題日益嚴重,需高度關注。

為有效回應此問題,本校於114年3月至5月期間參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送EYE到校」視力健康推廣服務計畫,成為桃園市參與該專案之學校之一。本計畫以「主動出擊、守護視力」為理念,由專業輔導團隊進入校園,針對視力不良進行現場檢查、衛教建議,以期大幅提升學生就醫意願與家長重視度,並縮短視力問題的處理時程。

未來本校將以此為基礎,發展以下視力保健強化策略:

1.結合校內外資源,持續辦理「送EYE到校」專案或類似眼科外展服務,爭取長期合作機會。

2.強化師長與家長對視力保健重要性的認知,推廣「護眼三不一多」原則(不過近、不過久、不在暗、多眨眼),納入生活教育與親師溝通中。

3.於學期中辦理「眼睛保健週」主題活動,安排講座、影片欣賞、學生愛眼保健競賽等,提升學生參與度。

4.建置「視力追蹤小檔案」制度,與導師共同追蹤重點學生,適時給予提醒與轉介。

本校期盼透過上述多管齊下策略,從預防、教育、檢測、追蹤四面向整合推動,讓視力保健落實於日常生活,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用眼習慣,有效降低視力不良率,守護學生「視界」的清晰與未來的可能。

桃園國中健康促進學校特色說明
桃園國中致力於打造全方位的健康促進學校,從學生的視力、口腔、體位、心理健康到全民健保與性教育等面向,規劃一系列具體且有系統的推動措施,落實健康教育與生活技能的培養,特色如下:

一、視力保健全面實施
學校持續追蹤視力不良學生,並提高就醫率至90%以上,同時從環境與課程著手:

1.調整課桌椅高度以符合學生個別需求

2.定期更換教室燈管確保光線充足

3.融入創意藝文活動(如書籤、漫畫、海報創作)

4.推動戶外活動與盲人體驗課程,強化學生對視力保健的認識與實踐

二、全面落實口腔衛生教育
從新生訓練起建立潔牙習慣,並透過下列方式深化成效:

1.每日安排潔牙時間

2.推廣使用含氟牙膏與牙線

3.健康課融入口腔衛教內容

4.降低含糖飲料攝取,減少蛀牙風險

三、健康飲食與體位管理並重
1.舉辦營養教育講座與午餐禮儀訓練

2.鼓勵學生參與體適能檢測與校園運動活動(如校慶運動會、健體週)

3.設置多樣性運動社團(如籃球、熱舞、瑜珈等),培養學生規律運動習慣

四、積極推動菸害防治
與衛生局合作辦理戒菸活動,並強調拒菸技巧與健康替代行為,協助學生遠離菸品誘惑。

五、全民健保與正確用藥教育
透過講座、課程設計與海報宣導,提升學生對全民健保制度與正確用藥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六、完整性教育及愛滋病防治
結合新生訓練與各類課程(健體、綜合、輔導),建立正確性知識與健康觀念,並推動子宮頸癌疫苗施打作業,守護學子健康。

七、推動正向心理健康
1.結合輔導課程進行情緒教育(如情緒光譜、認識憂鬱)

2.與輔導室合作辦理教師研習,強化教師理解學生個別特質

3.舉辦正向心理健康講座,增進學生自我認識與自信心

整體而言,桃園國中透過跨領域整合與多元教學策略,積極推展學生健康促進教育,打造安全、健康與關懷的校園環境,實現「健康學習、快樂成長」的教育願景。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涵蓋不同處室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學生與家長代表等),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事宜。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依照需求制定,納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且經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學校廁所大小便器、洗手設備經常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蓄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霸凌、性別、愛滋病防治、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規定,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5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人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人數】
C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 0分(低於79%)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 0分(低於79%)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生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C 下課淨空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2 口腔衛生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人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人數】
C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 0分(低於79%)
2-2 口腔衛生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衛生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2 口腔衛生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2 口腔衛生 2-2-5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 1分(74%以上)
  • 0分
2-2 口腔衛生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
  • 1分(74%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D÷E×100%
A【學生體位過輕人數】
B【學生體位過重人數】
C【學生體位肥胖人數】
D【學生體位不良總人數A+B+C】
E【全校學生總人數】
F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 3分(85%以上)
  • 2分(75-84%)
  • 1分(74%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1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使用菸品的學生人數。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吸菸率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 0分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C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過去30日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電子煙使用率
  • 1分(0%)
  • 0分(>0%)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過去7日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學生人數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比率=A÷B×100%
A【學生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比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遵醫囑服藥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8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桃園國中113學年度健康促進活動推動說明

為落實學生健康促進理念,桃園國中於113學年度積極規劃並推動多項健康促進活動,涵蓋視力保健、體適能培養、心理健康促進及校園整體健康氛圍營造等多面向,期望透過多元且具實效的方式,提升全校師生健康意識與生活品質。

一、視力保健推動措施

視力保健為校園健康促進的重要項目之一,本校從多元角度著手,實施以下措施:

1、專業講座引入醫療資源
於113年9月4日,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郭旭彥醫師蒞校進行「視力保健」主題宣講。透過專業醫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學生了解用眼衛生的重要性,並學習正確用眼習慣,提升預防近視與視力惡化的能力。

2、申請參與全國性視力服務
本校積極爭取資源,自主申請參與由高雄長庚醫院辦理之「113學年度送eye到校服務」計畫,透過專業團隊進校提供視力檢查與衛教,讓學生能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中接受高品質視力健康服務,落實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3、創意競賽深化健康意識
辦理「113學年度桃園市桃園國中健康促進學校計畫-視力保健議題海報設計比賽」。本活動鼓勵學生以創意視角表達對視力保健的理解與重視,並培養主動參與健康議題的態度。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三件作品更榮獲全市第三名及佳作,展現學生對健康議題的深度關注與美術表達能力。

二、體適能與心理健康的多元推廣

1、社團課程規劃健康導向課程
於113學年度上、下學期社團時間中,持續開設「健康體適能班」,課程強調健康體位的建立與正向心理健康的促進。藉由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身體活動,不僅增進學生的體能表現,更培養正向自我形象與壓力調適能力。

2、健康有獎徵答活動提升參與度
在上學期末舉辦健康促進有獎徵答活動,內容涵蓋視力保健、飲食營養、心理健康與運動等主題。此活動設計富趣味性與互動性,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健康知識的意願與成效,進一步內化為生活習慣。

三、健康議題融入校園文化營造

教室布置融入健康促進元素
開學初辦理教室布置比賽時,特別要求各班將健康促進相關議題納入設計,如視力保健標語、正確坐姿提醒、飲食衛教圖示等。透過環境教育(境教)方式,讓健康意識自然融入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空間中。

四、活動成效與未來展望

113學年度的健康促進活動,透過講座、服務、比賽與環境設計等多管齊下策略,不僅提高學生對健康議題的認知與參與度,也營造出健康、正向的校園氛圍。特別是在視力保健部分,學生透過實際行動與創作展現對視力健康的重視,相關作品獲得市級肯定,更加深推動者與參與者的信心。

展望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健康促進策略,強化學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同時積極連結社區與醫療資源,擴大影響層面,逐步朝向「健康校園、幸福學習」的目標邁進。
7
3-2 議題教學模組成果 三部作品各具特色:《尼快戒菸》以手遊冒險模式帶領觀眾認識菸品的有害成分,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寓教於樂,深具創意;《菸菸一息》融合童話與寓言元素,藉由王子與女巫的對立象徵誘惑與抗拒,具備高度故事性與情感張力;《菸禁夢遊》則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基礎架構,深入描寫主角因孤單而遭受電子煙誘惑,最終覺醒的過程,貼近青少年心理。

教學活動設計分為三大核心階段:
(一)知識引導:由教師介紹菸品與檳榔的危害、法律規範與青少年常見吸菸情境,建立學生基本認知;
(二)劇本創作與角色扮演:學生小組討論發想劇情,設定角色象徵與心境轉變,並進行拍攝與後製,過程中融入批判思考與團隊合作訓練;
(三)反思與宣導:作品完成後安排班級觀影與分享會,學生從角色經驗反思自我價值選擇,並透過社群媒體或校內活動擔任反菸小大使,擴散正向影響。

從教學回饋中可見,學生能有效將角色情境與自身經驗連結,並透過創作歷程產生深層行為反思與情感共鳴。例如學生分享:「拍戲讓我真的想過,萬一朋友叫我試一口,我能不能像阿明一樣堅定?」此外,在媒體表現方面,學生也展現出良好的視覺創意與訊息表達能力,善用服裝、音效與道具強化主題意涵,展現出高度參與與學習動機。

整體而言,本次教學活動不僅深化學生對菸檳危害的認識,也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練習表達、判斷與反思,成功將防制教育從「告知」轉化為「體驗」與「行動」,是一項具實踐價值與校園推廣潛力的健康教育實踐方案。
1
3-3 特殊貢獻 學生參加「桃園超敢動-肉肉桃走中」兒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獲得獎勵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