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山豐國小

  • 成果學年度:113學年度
  • 行政區:平鎮區
  • 自評分數:86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為實現「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勇於挑戰」的教育願景,本校致力於打造一個促進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使每一位山豐學子都能懷抱希望、在充滿關懷與支持的氛圍中快樂學習,並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穩健成長。健康是學習的基石,唯有在良好的身體狀態與心理健康之下,孩子們才能真正發揮潛能,面對各種學習與生活上的挑戰。因此,我們將健康促進理念深植於校園文化中,並落實於日常教學與活動設計。
山豐國小的教師團隊與家長社群具備正向的健康意識與實踐能力,是推動健康促進教育的重要夥伴。學校定期辦理親職教育講座、社區健康宣導及志工參與活動,讓家長與教師能共同學習並提升健康素養。透過密切的家校合作,我們營造出一個具備高品質生活方式的教育社群,使健康不僅限於校園之內,更能擴展至家庭與社區,形成一股正向的健康生活風氣。
在健康教育推動方面,學校透過宣導活動、主題教學與教師專業研習,持續強化師生對健康議題的正確認知。例如,針對均衡飲食,我們結合課程內容與午餐營養教育,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理解食物選擇的重要性;在菸害與檳榔防制方面,學校藉由主題宣導週及欣賞電影等多元形式,提升學生對危害的認知與拒絕能力。為落實正確用藥與健康照護,學生不僅學習常見藥物分類與服用原則,也熟悉全民健保制度與求醫流程。
此外,學校也重視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如每位師生皆接受過心肺復甦術(CPR)與緊急應變的基本訓練,確保面對突發狀況時具備應對能力。性教育部分,則透過分齡設計的課程,逐步引導學生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尊重性別差異,並理解愛滋病防治與社會關懷的意義。這些教學與活動共同促進學生從知識到行動的轉化,真正實踐健康生活的態度與行為。
總體而言,山豐國小的健康促進教育不僅是一項校務計畫,更已深入學校文化與日常運作中。我們期許未來能在穩固基礎上持續創新,帶動整個學習社群共同邁向更全面且永續的健康發展。

山豐國小座落於桃園市平鎮區中豐路山頂段巷弄內,雖位於車水馬龍的繁華地帶,卻自成一片靜謐天地,宛如都市中的綠洲。學校東側可以遠眺一片翠綠的農田,空氣清新怡人,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交融,形成一個宜教、宜學、宜生活的學習空間。校園占地廣闊,種植有許多高聳樹木與綠意盎然的植栽,並設有景觀池與生態區,不僅美化校園,也豐富了孩子的觀察與學習體驗。中低年級遊戲區則提供年幼學童探索、活動與發展感覺統合能力的空間,而中庭的籃球場與躲避球場則成為學生下課時最愛的活動場域;大操場與活動中心更是團體活動、競賽與表演的絕佳場地,充分展現學校對學生動靜態發展的平衡規劃。
本校向來重視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與身心健康的培養,除規劃系統性的健康與體育課程外,也設計了豐富的體育競賽與藝文活動,讓學生能在學業之外擁有展現自我、發掘潛能的舞台。各項社團與運動校隊的成立,不僅提供有興趣與專長的學生深耕與發展的機會,也營造出積極參與、彼此欣賞的校園文化,進一步強化師生間的正向互動與凝聚力,提升整體校園氣氛的溫馨與和諧。
為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學校積極推廣「下課後走出教室」的健康理念,體育器材室開放各班借用多樣運動器材,讓孩子們能嘗試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如籃球、刺刺球、跳繩等,藉由豐富的體驗提升運動參與率,也逐步培養學生對運動的熱愛與自發性。這樣的措施不僅促進學生身體發展,也有助於情緒穩定與課業學習的投入。
此外,山豐國小更是社區中重要的運動與健康生活推廣據點。學校的操場與相關設施,在課後與假日亦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成為鄰里民眾晨跑、散步、健身的好去處,進一步促進學校與社區之間的密切連結。這種共享空間與資源的模式,讓學校在提升教育品質的同時,也積極參與社區健康生活的營造。
值得一提的是,山豐國小的志工媽媽們在親職教育日、運動會以及社區民俗活動等場合中,主動提供血壓、心跳與體重的測量服務,提醒家長與社區民眾關注自身健康,展現出學校對全人健康的推動不僅限於學生,更涵蓋到整個家庭與社區層面,體現健康促進學校的整體價值與使命。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涵蓋不同處室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學生與家長代表等),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事宜。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依照需求制定,納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且經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學校廁所大小便器、洗手設備經常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蓄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霸凌、性別、愛滋病防治、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規定,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41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人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人數】
C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生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C 下課淨空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 學生人數】
B【受調查人數】
C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人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人數】
C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2 口腔保健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保健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 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5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2 口腔保健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D÷E×100%
A【學生體位過輕人數】
B【學生體位過重人數】
C【學生體位肥胖人數】
D【學生體位不良總人數A+B+C】
E【全校學生總人數】
F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 3分(87%以上)
  • 2分(77-86%)
  • 1分(76%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1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吸菸率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 0分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C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
  • 1分(0%)
  • 0分(>0%)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比率=A÷B×100%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比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遵醫囑服藥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 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人數】
B【高年級學生人數】
C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15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本校健康促進相關活動推動至今,已展現多項具體成效。首先,在健康知識與態度方面,透過融入課程與定期宣導,學生對於如菸(檳)害防制、正確用藥、口腔與視力保健等議題的認識明顯提升,能主動做出有益健康的選擇。其次,經由班級經營、教師合作與家庭聯繫,健康行為逐漸落實於學生日常生活中,例如提升飲食均衡意識、養成正確刷牙與用眼習慣、增進心理調適能力等。此外,學校也積極改善環境條件與設備,營造安全整潔的校園,並透過家長座談、志工參與與社區資源鏈結,形成支持性的健康網絡。整體而言,健康議題已深入學校文化與師生家庭中,不僅提升了學童整體健康素養,也進一步朝向培育具備禮貌、感恩與正向價值觀的學生邁進。
7
3-2 議題教學模組成果 本校積極推動國民小學健康促進七大議題,整合校內課程教學、家庭參與與社區資源,系統性提升學生整體健康素養。視力保健方面,透過定期視力檢查、護眼操、環境照明改善及用眼衛教,預防近視惡化;口腔保健則落實「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原則,結合含氟漱口水計畫與牙醫定期檢查,預防齲齒與牙周病。健康體位方面,實施體位監測、均衡營養教育與運動習慣養成,協助學生維持健康體重。菸(檳)害防制透過多元宣導活動,強化對菸、檳危害的正確認識與拒絕能力。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採分齡分階段教學,著重身體界線、性別平等與自我保護,並結合親職教育促進家庭對話。全民健保與正確用藥教育則教導學生基本健保常識、安全用藥與急救知識,強化公共衛生素養。正向心理健康促進方面,結合情緒管理課程、壓力調適策略及諮商輔導機制,營造安全、友善與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全面培育學生身心平衡與健康發展。
3
3-3 特殊貢獻 本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健康促進競賽,廣泛宣導並鼓勵全校學生踴躍參與,透過多元健康活動增進學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與生活習慣養成。同時,學校也提供參加獎品,提升學生參與動機與興趣,期望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營造健康友善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身心平衡與正向生活態度。
5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