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大業國小

  • 成果學年度:113學年度
  • 行政區:桃園區
  • 自評分數:88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一、健康生活素養
培養師生具備健康知識、態度與技能,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從小養成自我照護與疾病預防的能力。
二、身心平衡發展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建構溫馨有愛的學習環境,強化正向行為與人際互動,讓每位孩子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健康飲食與營養
落實均衡飲食與正確營養觀念,結合午餐教育與在地農產,讓孩子從飲食中學會選擇健康、吃出活力。
四、社區與家庭合作
建立學校、家庭與社區之間的合作網絡,共同關心學童健康,促進資源共享,提升健康促進的整體效能。

一、專業熱忱的教師團隊
本校教師團隊積極投入健康促進教學,透過主題課程、情境教學與創新教案設計,將健康知識融入學科教學,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教師們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實踐健康生活,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二、整合有力的行政支持
行政團隊全力支持健康促進政策之規劃與推動,定期召開跨處室協調會議,整合校內資源與人力,確保健康行動策略落實於校園運作之中,建立永續、系統化的推動架構。
三、溫暖有愛的志工團隊
大業國小志工隊深入參與學校各項健康促進工作,協助校園安全維護、健康保健、衛教宣導及活動支援。透過家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與安全。
四、活力多元的社團課程
設置豐富多元的學生社團,包含籃球、足球、桌球、羽球、舞蹈、田徑…等體育性社團,讓學生在參與中培養運動習慣與團隊合作精神。社團課程強化學生的身體活動與健康行為,落實「動起來更健康」的理念。
五、主動參與的學生組織
本校鼓勵學生參與校園健康事務,設有學生自治市、健康小尖兵、環保小志工等組織。學生不僅協助推動健康活動,亦可透過自治市會議提出建議,實踐公民參與與自主管理,增強健康責任感。
六、多元體驗的戶外教育
學校積極推動戶外教育與自然體驗學習,設計校外教學、生態走讀、農場體驗與校園探險等課程。透過親近自然、動態學習,提升學生的環境敏感度、體適能及壓力調適能力,實踐全人健康發展。
七、正向積極的校園文化
營造尊重、接納與關懷的校園文化,透過品格教育、情緒管理課程與「健康促進週」、「友善校園週」等主題活動,強化學生的自我認同、正向思考與人際互動,建構心理安全感與歸屬感。
八、關聯在地的社區合作
與桃園在地衛生局、基金會及社區資源合作,辦理健康講座、衛教宣導等活動。透過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連結,建立學生對健康議題的實踐力與在地認同感,實踐社區共學共好。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涵蓋不同處室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學生與家長代表等),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事宜。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依照需求制定,納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且經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學校廁所大小便器、洗手設備經常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蓄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霸凌、性別、愛滋病防治、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規定,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51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人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人數】
C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生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C 下課淨空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 學生人數】
B【受調查人數】
C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人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人數】
C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2 口腔保健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保健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 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5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2 口腔保健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D÷E×100%
A【學生體位過輕人數】
B【學生體位過重人數】
C【學生體位肥胖人數】
D【學生體位不良總人數A+B+C】
E【全校學生總人數】
F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 3分(87%以上)
  • 2分(77-86%)
  • 1分(76%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1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吸菸率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 0分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C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
  • 1分(0%)
  • 0分(>0%)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比率=A÷B×100%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比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遵醫囑服藥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 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人數】
B【高年級學生人數】
C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7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一、視力保健特色活動
1.每學期配合全校健康檢查時,進行視力保健宣導,傳達正確的護眼觀念與預防近視的要點,提升學生視力保健意識。
2.健康檢查結果若有視力異常者,發送視力異常通知單,提醒家長協助就醫,並由學校進行後續追蹤。
3.利用校園廣播,由學生衛生隊於下課時段輪值播音,鼓勵學童走到走廊眺望遠方綠意,放鬆眼睛、降低視疲勞。
4.各班於早自習時間進行自主晨間運動,每日鼓勵教室淨空,並於第二節下課進行「健康起步走」,促進學生每日累積兩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時數,減少近距離用眼。
5.舉辦視力保健主題藝文展,展出學生優良作品,藉由創作提升全校師生對護眼議題的重視。

二、口腔保健特色活動
1.每學期配合健康檢查時進行口腔保健宣導,強調使用含氟牙膏、睡前潔牙、避免含糖飲品,以及高年級學生每日使用牙線等正確潔牙習慣。
2.對一、四年級齲齒學生發送複診通知單,並追蹤就診情形。
3.午餐後由衛生隊播放潔牙音樂提醒潔牙,並於每週二實施含氟漱口水,班級潔牙天使每日記錄學生實施情況。
4.製作潔牙與漱口水使用教學影片,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觀摩學習。
5.舉辦口腔保健藝文展,展出學生優良圖畫作品,鼓勵以創作內化保健觀念。

三、健康體位特色活動
1.辦理學年體能競賽與運動活動,如南崁溪路跑、五年級躲避球賽、六年級樂樂棒球賽等、攀樹活動等,提升體能及培養運動習慣。
2.每年辦理「健康兒童」選拔,表揚體位適中、健康狀況良好的學童,激勵全校仿效。
3.舉辦營養教育講座,推廣蔬果五七九、飲食紅綠燈等健康飲食觀念。
4.製作午餐教育影片,進行均衡飲食宣導。
5.營養午餐由專業營養師規劃菜單,確保學生每日營養攝取充足。
6.每月兩次蔬食日,推廣健康飲食與環保理念。
7.辦理書包減重宣導與抽測,培養整理書包與正確背負習慣,避免脊椎負擔。
8.每週朝會後進行晨間運動,促進規律運動習慣。
9.舉辦社區運動會,邀請家長及社區參與,擴大健康運動風氣。
10.推動「走路上學」計畫,強化健身、節能、健康生活多重效益。
11.每日第二節大下課實施「健康起步走」,鼓勵走出教室、動一動。
12.與游泳池合作,安排三、四年級實施校外游泳教學課程。
13.成立舞蹈、跆拳道、柔道、籃球等體育社團與校隊,提供學生多元運動選擇。
14.每學年辦理師生健康檢查,掌握身體健康狀況。
15.每學期進行身高體重檢測,針對體位異常學生發送親子衛教單,加強家庭合作。
16.鼓勵學生自備水壺喝白開水,每日達到1500cc以上,不喝含糖飲料。
17.每年實施體適能檢測,幫助學生了解身體狀態,調整運動策略。

四、菸害與檳榔防制特色活動
1.邀請陽光基金會與病友進行現身說法,強化學生對香菸、檳榔危害的認知。
2.於兒童朝會進行菸檳防制宣導及有獎徵答活動,建立拒菸拒檳正確觀念。
3.校園張貼禁菸標語,全面實施無菸無檳校園政策,打造健康學習環境。
4.舉辦藝文展覽,展出學生反菸拒檳作品,加強視覺宣導效果。
5.結合衛生局到校設攤宣導,加強家長拒菸觀念。

五、正確用藥與全民健保教育特色活動
1.邀請社區藥師進校進行用藥安全與全民健保講座,建立學童正確用藥觀念。
2.於兒童朝會進行全校性宣導與有獎徵答,強調「不亂吃藥、遵照醫囑」等正確用藥行為。
3.舉辦小小記者參訪社區藥局活動,並展出訪談學習成果與用藥安全海報,深化實地學習。

六、性教育特色活動
1.邀請衛生局專業講師進行性教育與愛滋防治衛教講座,協助學生以正確觀念面對愛滋病。
2.輔導教師入班教學,搭配繪本與自製教材進行性別教育與自我認同探索。
3.舉辦性別平等教育週,包含影片觀賞、課程宣導與學習單練習,落實性別尊重觀念。
4.辦理優良學習單展覽,鼓勵學生表達與反思。
5.舉辦性教育愛滋防治繪畫作品展,建立正確健康行為與疾病預防知識。

七、正向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動
1.於兒童朝會進行心理健康宣導,讓學生認識五正四樂與正向情緒管理。
2.專輔教師入班授課,帶領學生認識情緒、學習調適壓力與建立求助行為。
3.舉辦教師心理健康、自傷防治等研習,提升教師自我照顧與學生關懷能力。
4.舉辦正向心理標語創作競賽,營造溫暖與支持的校園氛圍。
7
3-2 議題教學模組成果
3-3 特殊貢獻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