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德龍國小

  • 成果學年度:113學年度
  • 行政區:龍潭區
  • 自評分數:85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一、有景:綠色環境與永續校園。
二、有詩:藝文特色與校本課程。
三、有愛:友善校園與品格教育。
四、有活力:身心衛生與健康促進。

一、社區環境:持續鼓勵家長教育參與,提供健康議題教育資源,關懷扶助弱勢家庭,強化學校向心認同。
二、學生潛質:營造校園優質健康環境,提供正向健康文化刺激,深化健康習慣態度,防杜網路負面危害。
三、師資專業:轉化教育服務經驗熱忱,投入健康議題教學研究,善用組織學習機制,增益成員知識分享。
四、課程教學:統合學校發展願景意涵,兼融健康促進議題,發展多元展能課程,縮短校際城鄉資源落差。
五、教學設施:善用網路科技發展趨勢,融入健康促進行動學習,充實健康議題內涵,活化師生學習動機。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涵蓋不同處室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學生與家長代表等),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事宜。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依照需求制定,納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且經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學校廁所大小便器、洗手設備經常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蓄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霸凌、性別、愛滋病防治、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規定,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48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人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人數】
C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生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C 下課淨空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 學生人數】
B【受調查人數】
C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人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人數】
C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
  • 3分(92%以上)
  • 2分(87-91%)
  • 1分(81-86%)
  • 0分(低於81%)
2-2 口腔保健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保健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 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7%以下)
2-2 口腔保健 2-2-5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2 口腔保健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高年級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
  • 1分(76%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D÷E×100%
A【學生體位過輕人數】
B【學生體位過重人數】
C【學生體位肥胖人數】
D【學生體位不良總人數A+B+C】
E【全校學生總人數】
F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 3分(87%以上)
  • 2分(77-86%)
  • 1分(76%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 2分(87%以上)
  • 1分(77-86%)
  • 0分(76%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1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吸菸率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 0分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C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
  • 1分(0%)
  • 0分(>0%)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比率=A÷B×100%
A【學生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比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遵醫囑服藥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 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人數】
B【高年級學生人數】
C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人 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7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一)視力保健
1.視力檢查及就醫矯治:高年級視力不良人數較多且矯治就醫率偏低,每學期護理師會優先量測高年級,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安排就醫。
2.視力不良個案管理:護理師依據就醫矯治回條判斷學生度數是否符合高度近視高危險群或高度近視,進行收案管理及衛教,並建置於健康資訊系統。
3.班級視力保健衛教:每班量測完身高、體重及視力檢測後,護理師會利用剩餘的時間進行視力保健衛教。
4.檢視校園學習環境:本校定期檢測班級黑板及桌面照度,不符合規定處則轉知總務處修繕;亦定期修剪樹木維持充裕的自然光照度。
5.提升下課教室淨空率:學校作息時間經調整後,每日大下課長達二十分鐘,宣導師生走出教室活動,清空教室;每週三晨間安排全校運動。
6.營養教育講座:透過專業營養師傳遞學童營養知識,使其觀念融入生活中,進而具體實現。

(二)口腔衛生
1.潔牙技巧教學:每學年護理師入班教導一年級學生貝氏刷牙法、四年級學生使用牙線。
2.推動午餐潔牙:午餐後校園播放潔牙歌,提醒師生餐後潔牙;每週二中午潔牙後使用含氟漱口水。
3.牙醫入校服務:與良德牙科診所合作,到校為全校學生口腔檢查,有異常者轉介治療。
4.口腔異常者矯治:經醫師檢查後有阻生牙及恆牙齲齒,為矯治重點,若遲遲未矯治則護理師會進行電話訪視追蹤直至完成治療。
5.減少含糖飲料攝取:充實校園飲水設備及定期檢測水質,鼓勵孩子自備水壺飲水,並向教職員工宣導減少訂購含糖飲料作為獎勵。

(三)健康體位
1.宣導體位議題:利用集會或文宣,向親師生宣導學生體位過重及超重問題。
2.推廣營養教育:將營養教育藉由多元管道介紹給親師生,如:辦理專家講座、教師融入課程、海報及警語。
3.增加活動量:體位控制黃金三要素為飲食、運動、水;運動安排,如:週三晨間運動、游泳教學、鼓勵參與動態社團、年段體育競賽。
4.減少含糖飲料攝取:充實校園飲水設備及定期檢測水質,鼓勵孩子自備水壺飲水,並向教職員工宣導減少訂購含糖飲料作為獎勵。
5.個案管理:對於黑棘皮症、體位過重及超重者,進行個案管理,並每週追蹤體位變化。

(四)菸檳防制
1.營造校園無菸檳酒環境:在校門口張貼禁菸場所警語,提醒進入校園的工作人員,勿在校園內吸菸;亦於親職教育日設定校園禁菸酒闖關活動,無形中帶入菸害防制觀念。
2.日常宣導活動:藉由朝會時段,宣導菸檳對人體危害,強化防制觀念。
3.與社區資源結盟:利用親職教育日邀請衛生所入校設站宣導戒菸。

(五)性教育(含愛滋病)
1.日常宣導活動:寒暑假前宣導網路安全及性剝削、開學時宣導性騷擾等議題,並結合健康與體育課程,落實性教育。
2.支持月經平權友善校園:配合政策校園內提供多元生理用品,包含定點取用及個別領取。
3.性傳染疾病宣導:護理師藉由時下青少年次文化行為如:穿耳洞、刺青、酷髮型等,帶入愛滋病傳播的潛在危險。

(六)正確用藥與全民健保教育
1.與社區資源結盟:申請藥師入校園宣導反毒、正確用藥及全民健保議題;並參與藥師公會舉辦活動,讓學生認識社區健保藥局。
2.親職共學活動:利用親職教育日設計急診門診大不同闖關活動,宣導勿濫用急診資源。
3.遊戲互動強化反毒意識:申請陽光關懷協會入校表演反毒劇場,讓學童在戲劇情境裡學習向毒品說不。

(七)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1.將心理健康融入遊戲中學習:透過闖關活動,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提升學童的正向社會情緒能力,如:情緒釣魚樂。
2.辦理親職教育活動:創造家庭與學校間廣泛的互動關係,讓教師能認識學生家庭背景,讓家長能學習及參與孩子的成長,彰顯陪伴的價值。
3.辦理戶外教學活動:讓師生接觸大自然、劇場、電影欣賞及音樂會,從活動中獲得身心靈紓壓。
4.學習感恩提升幸福感:在教師節及母親節時辦理感恩活動,學會珍惜,並專注於自身所擁有的事物,富足幸福感。
7
3-2 議題教學模組成果
3-3 特殊貢獻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