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青溪國中

  • 成果學年度:112學年度
  • 行政區:桃園區
  • 自評分數:87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一、建立全校性的健康、衛生政策。
二、建立無菸、無檳榔的學習環境。
三、宣導全校師生正確的保健知識。
四、培養全校師生健康的生活習慣。
五、協同社區資源發展健康議題課程,發展本校特色。

本校歷年來因視力不良率排名居高被列為視力保健待輔導學校,因此於健康促進活動中首重『視力保健』議題,連續數年辦理視力系列相關活動:
1. 辦理愛眼運動,利用下課時間集合學生望遠凝視。
2. 辦理健康促進講座『視力保健』。
3. 每學期舉辦各年級學生視力檢查,通知家長確實追蹤矯治。
4. 利用晨會、下課廣播不定期宣導,提醒同學下課時間至教室外活動。
5. 視力保健、健康體位、口腔保健資料宣導(親職教育日、戶外活動記錄表)。
6. 將視力保健融入健康教育課程,健體領域教學正常化,並開辦多元體育性社團。
7. 定期檢修學校照明設備,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照明光源。
8. 推動『視力保健~教室淨空』、『視力保健~鼓勵戶外活動』及『視力保健~3010』等活動。
9. 依據教育部體育署「國民體適能檢測實施辦法」及SHE150計畫,訂定本校體適能檢測獎勵辦法,增進學生體適能認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以達到健康促進之目的。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3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員涵蓋不同處室的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校護、學生與家長代表等),並依照需求評估,制定一套實施方案且納入整個學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或藍圖中,且經由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學校衛生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校務會議)設置及運作情形,依健康促進學校工作內容,負責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學校的健康政策。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按規定設置足夠的大小便器及洗手設備並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暴力、受虐、校園性別事件、AIDS、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積極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流程,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47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
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數】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
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數】
B【受調查人數】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 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童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學生數】
B【受調查人數】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2-2 口腔衛生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數】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2-2 口腔衛生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衛生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2-2 口腔衛生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2-2 口腔衛生 2-2-5 學生在學校兩餐間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兩餐間不喝含糖飲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74%以上)
  • 0分
2-2 口腔衛生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數(國小高年級或國高中)】
B【受調查人數】
  • 1分(74%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學生總人數】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A÷B×100%
A【學生體位瘦、過瘦、過重及肥胖人數】
B【學生總人數】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3分(85%以上)
  • 2分(75-84%)
  • 1分(7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2-4 菸害防制 2-4-1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使用菸品的學生人數。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教育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過去30日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0%)
  • 0分(0.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過去7日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0%)
  • 0分(0.1%以上)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學生數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率 A÷B×100%
A【學生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人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0%)
  • 0分(0.1%以上)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教育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人數】
B【受調查人數】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人數
B【受調查人數】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率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性教育課程參與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制)課程,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以生活技能為主之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推動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活動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率= 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數】
B【學生總人數】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10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學校衛生政策
1.定期召開學校衛生委員會及健康促進學校小組會議,擬定年度計畫,推動全校共同參與。
2.於學期初配合學校行事曆,排定各項健康促進相關議題宣導。
3.進行全校學生健康檢查,檢查結果通知學生、導師及家長,並完成追蹤矯治。
4.追蹤流行病學趨勢進行傳染病防治:
(1)利用朝會與電子看板,宣導當季流行疾病及預防方式。
(2)校園內張貼海報,各班張貼流感防疫須知,加強防疫宣導。
(3)健康中心每日追蹤病假學生情況並留存紀錄。

學校物質環境
1.安全用水:每棟樓之每一樓層走廊皆設有至少一台飲水機。飲水機每月巡檢;每季水質檢測 (大腸桿菌群<6cfu/100ml);水塔每年定期清洗。
2.校園設施安全維護:體育組定期檢查體育設施,追蹤維修進度並紀錄。校園硬體設備由總務處及設備組定期修繕維護。
3.維持良好的學習環境,定期檢修教室光源、定期修護學生課桌椅及門窗。
4.全面更換老舊投影機等教學設備,提升投影設備流明度。
5.營養午餐:本校午餐採外訂餐盒桶餐學校,落實記點制度,每學期抽查監督廠商,以提升品質。

6.登革熱防治:
(1)利用朝會與電子看板,宣導登革熱防治。
(2)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
(3)定期的清潔水溝污染物及垃圾。

學校社會環境
1.運用文宣品、電子看板、公佈欄、學校網頁等,宣導各項健促活動及各項疾病預防宣導。
2.環保志工隊:推動學生自治,協助辦理健促議題活動。
3.辦理各項健康促進及傳染病宣導。


社區關係
1.與衛生局合作進行登革熱消毒。
2.辦理社區校慶運動會,增進師生健康促進。
3.與衛生單位合作施打HPV疫苗、流感疫苗、COVID-19疫苗。

健康教學與活動
1.健體領域正常教學,每週二節體育課。
2.將視力保健、口腔衛生、營養教育、急救包紮及心肺復甦術等實際生活層面健促議題融入健教課程。
3.開辦健康促進相關社團:劍道、籃球、桌球、羽球…等。
4.午餐教育:推動午餐衛生、禮儀教育。
5.舉辦體育活動:運動會、籃球賽、羽球賽。
6.體適能檢測: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體適能超額比序,強化學生體適能。

健康服務
1.每年舉辦新生健康檢查,於健康檢查前辦理說明會,並經過家長同意。
2.每年辦理全校教職員工健康檢查。
3.特殊學生列冊管理,疾病照護要點發送各處室及各班導師,進行個案管理。
4.訂定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要點。
5.健康中心定期紀錄並統計校園傷病紀錄。

各大議題推動內容
視力保健
1.推行愛眼運動,集合學生望遠凝視。
2.訂定體適能檢測實施計畫,鼓勵戶外運動。
3.視力保健宣導講座。
4.融入健康教育課程。
5.推動「3010及戶外活動120」,並於下課時間利用電子看板進行宣導。
6.推動下課時間於戶外活動。
7.學生視力不良矯治率達95.83%。



口腔衛生
1.融入健康教育課程。
2.推行餐後潔牙,於午餐時間利用電子看板進行宣導。

健康體位
1.訂定體適能檢測實施計畫,鼓勵戶外運動。
2.融入健康教育課程。
3.每週固定朝會時間全校一起晨操或晨跑。
4.辦理籃球賽和羽球賽。
5.本校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達66.49%。

反菸拒檳
1.融入健康教育課程。
2.針對曾經有過吸菸紀錄之學生加強輔導。
3.過去30天內,無吸菸學生。

性教育
1.辦理宣導講座。
2.融入健康教育、綜合領域課程。
3.利用網頁及單張宣導性教育實用知識。
4.與相關單位配合,宣導施打流感疫苗。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
1.辦理正確用藥宣導。
2.融入健康教育課程。
3.以桌游活動建立全民健保相關知識。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1.辦理生命教育、生涯發展講座
2.融入健康教育、綜合領域(纏繞畫)課程。
7
3-2 議題行動研究成果 本校學生從七年級入學開始裸視視力不良率即居高不下,因此透過行動研究介入視力保健策略,希望最終能夠達成控度防盲的目標。
前後測成效評價方法:
1.下課走出教室─七年級2個班級共56人,使用戶外活動記錄表進行下課走出教室的記錄。前測時間:113年2月19日~ 2月23日;後測時間:113年3月11日~ 3月15日,於前後測之間執行介入策略
2.視力保健知識─七年級16個班級共436人,使用視力保健知識問卷。前測時間:113年1月8日~ 1月12日;後測時間:112年3月4日~ 3月8日,於前後測之間執行介入策略。
前後測成效評價發現:
1. 本研究所使用之戶外活動記錄表,後測相較於前測走出教室的堂數及有增加,但是大多數學生仍未達到每天每堂下課都走出教室;放學後3010達成率亦有增加。
2. 分析了視力保健知識問卷前測結果後,將重點放在「足度配鏡」、「雷射手術」、「短效散瞳劑」以及「用眼距離」四個部分,後測相較於前測皆有進步。
3
3-3 特殊貢獻
回到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