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網站地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市立富岡國中

  • 成果學年度:113學年度
  • 行政區:楊梅區
  • 自評分數:86分
健康促進學校願景與特色

能建立學校健康促進的共識,以達成學校「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感恩服務」的願景,更使全校學生、教職員工、家長、社區民眾,深刻感受議題的訴求與健康身心的重要。
(一)學生方面:
1.健康體能顯著增強。
2.提升參與各項活動競賽意願。
3.養成口腔衛生、視力保健等各方面的良好健康習慣。
4.增加對性知識的正確認識,進而保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做自己的主人。
5.增加對愛滋病的了解與提升對愛滋感染者的接納與關懷。
6.降低運動傷害與增加安全的觀念。
7.以課程融入及延伸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安全急救的生活技能。
(二)教師方面:
1.強化教師專業知能:學校重視優質的衛生保健諮詢,促進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健康,師生共同投入健康促進學校的民主參與,發展健康促進課程與教學,強化教師專業知能,實現尊重、包容的學校管理。
2.雙向溝通與互動、拓展健康促進新視野:透過講師授課、綜合座談、經驗分享、心得交流等多元內容之研習,建立全人健康的理念新視野。
3.營造本校願景:使學生經由教師指導、輔導,更能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感恩服務、惜福資源、尊重他人,以包容胸懷處世待人,展現活力無限的優質生活。
(三)家長方面:
1.使家長觀念改變,重視親子健康互動與知能。
2.使家長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與參與學校健康活動。
(四)社區方面:
1.結合社區資源,建置健康促進合作網絡及夥伴關係,以強化並增廣親、師、生之正確健康資訊。
2.使居民願意參與學校各項活動。
3.進入校園運動人口增多。

本校位於楊梅區富岡,全校教職員工生總數約226人,屬於桃園市小型鄉村學校。家長社經背景多為農民與鄰近小型工廠作業工人,基於工作需要與生活環境,民眾習於抽菸與嚼食檳榔,早期或許是因工作提神所需,但今日卻成為慣癮而忽略其對身體的危害,這對於家中尚有學習階段的孩童而言,無疑是最不好的示範,畢竟,學齡學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是把家中成員當作是行為仿效的對象。
多項研究皆指出適當的運動有益身心健康、預防慢性病發生,且鑑於本校學生有運動習慣的人數偏少,體能較差,故應以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及良好體能為目標。要達成良好的體能除須有運動習慣外,飲食習慣亦是另一重要影響因素,所以,本校積極推動健康體適能及健康飲食兩項活動,來培養健康之學生。
在學生齲齒罹患率方面,本校105-106學年度健康檢查初檢齲齒率分別為65.75%、83.08%,顯示需注意齲齒情形,但家長忙於工作,在對子女照顧和指導程度上落差很大,故學校須加強口腔衛生宣導及確實執行以期降低齲齒率。經由本校多年口腔衛生宣導及提倡,107學年度健康檢查初檢齲齒率降低為16%、108學年度健康檢查初檢齲齒率降低為21%,推行成效十分成功。然在109-110學年度期間,因疫情之故,新生家長較不願意帶孩子看牙醫,導致齲齒率提升,於健康檢查初檢齲齒率分別為50%、64.81%,需注意學生齲齒情形。在學校加強口腔衛生宣導及發放視力口腔新生暑假檢查單,讓新生在入學前先行檢查與矯治,以降低齲齒率後,於111學年度健康檢查初檢齲齒率降低為42%。112-113學年度健康檢查初檢齲齒率則為53.4%、52.63%,可見需持續加強口腔衛生宣導。
而在視力保健方面,本校108-113學年度健康檢查裸視視力不良人數分別為69.8%、69.3%、66.67%、56.6%、69%、56.6%、66.67%,顯見仍需加強此部分宣導。此外,本校校園幅員廣大,校園安全死角也較多,再加上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追趕跑跳碰是常有的事,因而意外傷害頻傳,有加強安全急救教育與宣導之必要。
如何從小培養正確之衛生知識,養成良好之健康行為,以減少日後疾病及健康問題之發生,是學校教育應當努力的目標。本校也希望藉由本計畫之推動,使學校成為學生、教職員工、家長和社區民眾獲得健康之場所,且經由學校教育培養學生的正確知識及行為,以減少日後身心疾病及健康問題之發生。
綜合上述,本校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以視力保健、口腔衛生、健康體位、菸檳防制、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正確用藥、全民健保及正向心理健康促進為主要議題,進行全面性、多元化的學校衛生教育工作。

查看自評表

1.評價指標(最高30分),(自評28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成果及附件自評分數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相關委員會)涵蓋不同處室成員(包括校長、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學生與家長代表等),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事宜。
  • 0分
  • 1分
  • 2分
1-1 學校衛生政策 1-1-2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依照需求制定,納入學校校務發展計畫,且經校務會議或相關會議通過。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1 學校廁所大小便器、洗手設備經常維持清潔。
  • 0分
  • 1分
  • 2分
1-2 學校物質環境 1-2-2 訂定飲用水設備及照明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如:定期清洗水塔、蓄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照明設備檢核紀錄等)。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1 學校制訂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2 辦理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相關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3 學校社會環境 1-3-3 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霸凌、性別、愛滋病防治、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1 學校每學年舉辦可讓家庭及社區民眾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0分
  • 1分
  • 2分
1-4 社區關係 1-4-2 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菸(檳)害防制、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教育、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議題)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1 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授課教師應建置個人教學檔案(含教案、教材及學習單等)
  • 0分
  • 1分
  • 2分
1-5 健康教學與活動 1-5-2 健康教育課程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教師應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研習或專業在職進修。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1 提供健康檢查,事前對學生說明,並通知家長。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2 學校照顧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學生(例如氣喘、心臟病、身障、高度近視等)建置個案管理並作成紀錄。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3 學校有完善的傳染病管制、校園緊急傷病處理規定,並確實執行。
  • 0分
  • 1分
  • 2分
1-6 健康服務 1-6-4 學生接受健康檢查完成率達一定比率。
  • 0分(低於95%)
  • 1分(95.0%~99.9%)
  • 2分(達100%)
2.成效指標(最高52分),(自評51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2-1 視力保健 2-1-1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A÷B×100%
A【裸視篩檢至合格眼科診所就醫複檢學生人數】
B【裸視篩檢結果為視力不良的學生人數】
C 裸視篩檢視力不良就醫複檢率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 0分(低於79%)
2-1 視力保健 2-1-2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近距離(閱讀、寫字、看電視及電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視力保健行動目標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學生視力保健行動平均達成率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 0分(低於79%)
2-1 視力保健 2-1-3 下課淨空率=A÷B×100%
A【每節下課有90%以上的學生至教室外的班級數】
B【施測班級數】
C 下課淨空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1 視力保健 2-1-4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戶外活動(含戶外授課)累計2小時之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學生戶外活動120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2 口腔衛生 2-2-1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A÷B×100%
A【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就醫學生人數】
B【口腔診斷檢查結果為齲齒之學生人數】
C 學生複診齲齒診治率
  • 3分(90%以上)
  • 2分(85-89%)
  • 1分(79-84%)
  • 0分(低於79%)
2-2 口腔衛生 2-2-2 推動午餐潔牙活動
  • 1分(有)
  • 0分(無)
2-2 口腔衛生 2-2-3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A÷B×100%
A【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超過1000PPM)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午餐後搭配含氟牙膏潔牙比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2 口腔衛生 2-2-4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A÷B×100%
A【睡前潔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睡前潔牙比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2 口腔衛生 2-2-5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A÷B×100%
A【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在學校不喝含糖飲料比率
  • 1分(74%以上)
  • 0分
2-2 口腔衛生 2-2-6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A÷B×100%
A【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學生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比率
  • 1分(74%以上)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1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A÷B×100%
A【學生體位適中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
  • 3分(60%以上)
  • 2分(55-59.99%)
  • 1分(54%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2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D÷E×100%
A【學生體位過輕人數】
B【學生體位過重人數】
C【學生體位肥胖人數】
D【學生體位不良總人數A+B+C】
E【全校學生總人數】
F 學生體位不良比率
2-3 健康體位 2-3-3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周累積210分鐘運動量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目標運動量平均達成率
  • 3分(85%以上)
  • 2分(75-84%)
  • 1分(74%以下)
  • 0分
2-3 健康體位 2-3-4 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五蔬果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理想蔬果量平均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5 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吃早餐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每天吃早餐平均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3 健康體位 2-3-6 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A÷B×100%
A【達到每天多喝水(1500c.c)目標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多喝水目標平均達成率
  • 2分(85%以上)
  • 1分(75-84%)
  • 0分(74%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1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使用菸品的學生人數。
學生吸菸率=A÷B×100%
A【學生吸菸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吸菸率
  • 2分(0%)
  • 1分(0.1~1%)
  • 0分(1%以上)
2-4 菸害防制 2-4-2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菸害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菸害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0%以上)
  • 1分(80-89%)
  • 0分
2-4 菸害防制 2-4-3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A÷B×100%
A【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人數】
B【吸菸學生人數】
C 吸菸學生參與戒菸教育比率
  • 2分(100%或吸菸率為0%者)
  • 1分(96~99%)
  • 0分(95%以下)
2-4 菸害防制 2-4-4 學生電子煙使用率=A÷B×100%
A【過去30日曾經使用電子煙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電子煙使用率
  • 1分(0%)
  • 0分(>0%)
2-4 菸害防制 2-4-5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A÷B×100%
A【過去7日校園內有人在面前吸菸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校園二手菸暴露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1 學生嚼檳榔人數
係指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學生人數
2-5 檳榔防制 2-5-2 學生嚼檳榔比率=A÷B×100%
A【學生過去30天內曾經嚼檳榔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嚼檳榔比率
  • 1分(0%)
  • 0分(>0%)
2-5 檳榔防制 2-5-3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檳榔防制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檳榔防制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1 遵醫囑服藥比率=A÷B×100%
A【遵醫囑服藥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遵醫囑服藥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2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A÷B×100%
A【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學生人數】
B【受調查學生人數】
C 使用藥品前看清藥袋、藥盒標示比率
  • 1分(91%以上)
  • 0分(90%以下)
2-6 正確用藥教育 2-6-3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確用藥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確用藥教育課程比率
  • 2分(91%以上)
  • 1分(81-90%)
  • 0分(80%以下)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1 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並完成至少五題前後測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學生參與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7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2-7-2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8 全民健保教育 2-8-2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全民健保教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全民健保教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1 宣導活動
每學年宣導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場次
  • 1分(2場以上)
  • 0分
2-9 正向心理健康促進 2-9-2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A÷B×100%
A【曾經上過有關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學生人數】
B【全校學生總人數】
C 學生參與正向心理健康促進課程比率
  • 1分(80%以上)
  • 0分
3.其他(最高採計28分),(自評7分)
評價項目子項目相關附件自評分數
3-1 校本特色 (活動及成效) 一、學校衛生政策
1.成立學校健康促進推動委員會,並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成員包含校內外人員。
2.透過委員會進行SWOT分析與需求評估,並能依照評估結果,制定實施計畫。
3.將健康促進議題及活動納入學期行事曆,全校共同推動。
4.實施各項衛教工作:
(1)實施無菸拒檳宣導活動、建立無菸校園環境。
(2)辦理健康促進相關宣導教育活動。
(3)提供學生均衡營養午餐,每週不定時檢查午餐廚房。
二、學校物質環境
1.定期檢查各項校園設施並進行維護工作。
2.建構完善、安全的校園學習環境、以達到學生「無傷病」之目標。
3.定期檢查飲水機設備,使飲水、用水安全無虞。
4.建立無菸拒檳、無毒校園環境。
5.校園設置監視系統以預防犯罪。
6.營造健康、環保、永續、友善的校園環境,與社區共享健康舒適多元的校園。
7.營造健康促進環境之標示與說明,包含洗手、潔牙、如廁衛生等標語。
三、學校社會環境
1.制定學校健康生活守則,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的實施。
2.推廣【餐前洗手、餐後潔牙】活動,凡該月達成率達90%的班級或個人即記嘉獎乙支。
3.設置「健康促進學校網頁」:建立各議題的相關資訊,教育師生、家長與社區民眾。
四、社區關係
1.開放學校運動場等,以提供社區民眾運動環境,促進健康行為的動力。
2.於段考下午邀請衛生所/消防隊/環境與健康教育講師到校宣導、辦理教師知能研習。
3.建立「學校─家庭」良好關係:
(1)藉由開學初舉辦的親師座談會,宣導「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之精神和內涵。
(2)班級與家長建立良好的聯繫和雙向溝通。
(3)學校與家庭建立友好的互動關係。
五、健康教學與活動
1.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
(1)將相關議題融入「健康與體育」課程及相關學習領域中。
(2)舉辦「健康與體育」公開授課。
(3)舉辦教師健康與體育知能研習、以提升教師健康與體育知能,培養師生正確運動概念。
2.體適能教育、提倡規律運動、養成健康儲蓄觀念:
(1)每年實施學生體適能檢測並培養學生運動知能及促進運動習慣。
(2)舉辦校慶運動會。
(3)辦理多元化運動性社團:如籃球社、羽球社、田徑社等。
(4)結合SH150計畫,舉辦各年級班際運動競賽。
(5)舉辦教職員運動休閒競賽活動(羽毛球、健走等)。
六、健康服務
1.協請鄰近醫院派員協助本校辦理健康檢查,秉持「檢查前通知,檢查後追蹤」的方式,使學生與家長充分瞭解健康情形,輔以健康中心統計數據資料庫,追蹤列管有健康風險的個案。
2.設計回診回條,達到追蹤矯治就醫率100%。
3.建立學生個人及教職員健康檔案:
(1)測量學生身高、體重、視力等及全校教職員的血壓、體重、體脂檢測以建立健康資料,並針對體位異常者進行個別飲食指導及減重相關活動。
(2)特殊疾病學生之建檔與照顧。
7
3-2 議題教學模組成果
3-3 特殊貢獻
0
回到頁面頂端